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AG超玩会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AG超玩会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该如何做?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 ·“以旧换新”带旺汽车消费 黄金周消费者排队逛展看车
- ·三大关键词读懂委员会客室第三期人气榜单!
- ·国新办10月8日将举行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等情况
- ·484亿元赛道!AI养宠成风潮!高瓴、腾讯领衔入局
- ·记者碰头国庆假期梅城楼盘:市场定夺回升 楼市生意回暖
- ·别致出炉!肇庆海选赛降级选手揭晓
- ·已超2023年总量!深圳湾口岸今年查验进出口交通工具破350万辆次
- ·集聚业余社工实力 助力高品质睁开!梅州睁开“广东社工周”系枚行动
- ·柑橘黄化若何破局?“农技大课堂”走进典型村落解难题
- ·国庆假期第5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
- ·尽力了!郑钦文带伤上阵不敌穆霍娃 止步中网女单半决赛
- ·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站:陈芋汐、全红婵断层领先包揽冠亚军
- ·10月8日起,河源一服务区暂停所有服务!
- ·将宇宙看得更远更清!“中国天眼”核心阵试验样机开工建设
- ·孩子熟睡中,天降烟头烧焦床单?杭州官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