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完成第一阶段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
掌上梅州讯 近日,梅州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完成我市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第阶段市AG超玩会入口
目前,遗传梅州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65项,承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项、抢救省级代表性项目32项、性保市级代表性项目72项、护计划县级代表性项目255项。梅州梅州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0人,完成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位、第阶段市省级非遗传承人38位、遗传市级非遗传承人79位、承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36位。抢救据统计,性保AG超玩会入口当前梅州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61岁,其中90岁以上有1位,80至89岁有12位,70至79岁有18位,60至69岁有24位,50至59岁有34位,40至49岁有15位,30至39岁有5位。
去年5月,在市文广旅局的全面部署和规划下,市非遗保护中心启动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历时一年时间,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已完成,对第一批次5位市级非遗传承人已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工作,其中包括非遗传承人的口述片、实践片、教学片和综述片等。该批次抢救性记录的五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按照年龄来做顺序排列,分别是丰顺县绩苴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清花(98岁)、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侯文发(93岁,现已过世)、平远县龙舞(香火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善仁(88岁)、广东汉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仕律(87岁)和客家山歌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楷昌(84岁)。
近年来各级非遗传承人已有10人相继逝世,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离世,都意味着从这世上带走了一项绝艺,留下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对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保护计划都已分别启动。传承人高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我们在规范和提升我市各级传承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也在想办法充实多种形式的档案留存,像这次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就是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当时就启动了这个项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客家非遗》执行主编廖君表示,抢救性保护计划是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通过口述片、实践片、教学片和综述片等,浓缩了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是非常有意义的记录。此外,她表示,市非遗保护中心将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本报记者:赖运香
视频搜集:赖运香
编辑:杨颖
- ·广东高品质睁开大会分论坛聚焦“百万万工程”,同谋县域睁开
- ·梅州综保区举行业务宣讲会:加强学习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
- ·儿化音你会用吗?“益艺课堂”今日开讲啦!
- ·梅州举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
- ·山西朔州市怀仁市发生3.6级地震
- ·火爆加推!本周六、日,梅州日报读者团带你看海、踏浪、品海鲜
- ·近30年,献血30多次!这位吃百家饭长大的厨师再获国家级表彰
- ·大型广东汉剧《王昭君》将于广州、龙岩、梅州上演
- ·“游客”海边赏景闲聊?可能是间谍乔装刺探军情
- ·文明单位创建|心灵手巧迎“三八”,欢聚一堂展风采!梅州日报社举办“魅力女性·快乐巾帼”系列活动
- ·监督小工程 守护大民生!梅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基层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晒”在阳光下
- ·佳作从何来?主创团队讲述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春闹》背后的故事...
- ·在展馆里也能“上天入海”?广东科学中心两大新馆今起开放
- ·让爱“从头开始”!来看这位“金剪子”义剪助学的暖心故事→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三涨六跌!嘉应制药领涨,博敏电子换手率最高
- ·2月27日至28日隆重推演!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来了!
- ·2025年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冠军锦标赛揭幕战在广州举行
- ·全国人大代表叶继联参会前接受梅州日报记者专访: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 ·挖掘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元素,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这场研学活动,有意义!
- ·我市举办2023年梅州市妇幼超声技术培训班
- ·3月1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全省首场大型综合应聘会,梅州高品质岗位等你来!
- ·注意!东升机动车查验场28日起迁至扶大
- ·梅县区扶大机动车查验场启用,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相关业务
- ·监督小工程 守护大民生!梅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基层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晒”在阳光下
- ·被困超120小时,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救出第9名幸存者
-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到了!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这样预防→